“睡得好,长得高”! 睡眠是促进长高的"营养要素"~
睡眠和长个子有何关系?俗话说:“睡得好,长得高”,是有科学根据的!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,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,也是保证机体生长发育、促进长高的“营养要素”。
睡眠是大脑暂时性的休息过程,是一种保护性抑制,对消除大脑疲劳、保护大脑功能、增强人体兔疫功能都有很大好处。更为重要的是,睡眠与促进身材增高的生长激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
生长激素为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,能直接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,促进组织中蛋白质的合成,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,促进机体生长。它还能促进长骨的骺软骨细胞增生,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,使人体逐渐增高。
现代研究发现,出生第1天的婴儿,在沉睡时就出现生长激素的分泌。正常情况下,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多,为白天的3倍。生长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和睡眠慢波有关。一般睡眠后45一90分钟开始分泌生长激素,平均在睡眠后70分钟达到分泌高峰。如果入睡时间推迟,生长激素的释放便随之延迟,直到睡熟,生长激素才开始分泌。如夜间不睡觉,生长激素则分泌很少。
婴儿、儿童、青春期青少年、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情况各不相同。婴儿一天24小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都很高,睡眠时与醒着时无明显的差异。幼儿的生长激素只在夜间睡眠时分泌,白夫清醒时基本不分泌,其基础含量为91微克/日。
8一15岁青春期少年,虽然醒着时也分泌生长激素,但量很少,主要在睡眠时分泌,在深睡时生长激素分泌量急剧增加,高达690微克/日,为幼儿期的7.5倍。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晚分泌,白天分泌量很少,有时测不到,而且多在白天打瞌睡时分泌。老年人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量也很少,几乎测不到高峰,白天更是测不到。
青春期的青少年,夜间其他激素的分泌也十分旺盛。例如泌乳素、性激素、黄体生成素等激素,都是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的激素。
睡眠时,脊柱、双腿、关节的骺软骨全部处于放松状态,摆脱了身体压迫及重力影响,可以自由伸展。所以早晨起床时身高比晚上要高出0.5一1.5厘米,可见睡眠有利于骨骼发育。为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,为了增高,首先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,年龄越小的孩子,睡眠时间越要长。
一般情况下,不同年龄段孩子色睡眠时长应达到:
新生儿每天睡18一22小时;
1岁以下的儿童,每天应睡14一18小时;
1一2岁的儿童,每天应睡13一14小时;
2一4岁的儿童,每天应睡12小时;
4一7岁的儿童,每天应睡11小时;
7一15岁的儿童,每天应睡10小时;
15一20岁的青少年,每天应睡9一10小时。
睡眠不仅要看时间长短,还应注意质量。青少年开夜车、熬夜都会影响睡眠质量;儿童睡前吃食物、家长陪睡、睡过软的床,均会影响睡眠质量,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青少年正是长个子、长身体的黄金时期,应加倍重视睡眠。
相关推荐
-
-
孩子常打鼾影响生长发育
不少儿童睡觉时都会打鼾,专家表示,患鼾症的儿童大多因为缺乏深度睡眠。导致生长激素水平低从而矮小瘦弱,另外,打鼾还可导致孩子长期缺氧血压升高,因此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,同时,还应调整饮食,增强运动。
-
-
孩子缺乏母爱影响会影响身高
孩子缺乏母爱影响身高!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,得不到充分的母爱,那么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。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,也有的资料称之为“爱情遮断综合症”。
-
-
春暖花开黄金季 孩子长高正适时
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们可以长的高长的快,而春季是一个气温适中、鸟语花香的季节,这个时候也是宝宝们长高的黄金季。爸妈们可不要错过。那么,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?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