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小源于无知,孩子长高父母应该“有所作为”!
一项调查显示:
“70%的家长不了解儿童矮小症的发生;
50%的家长不知道0-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;
1/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;
30%家长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,身高就能追赶上;
很多家长认为,增高产品是实现快速增长的途径。”
世界上没有后悔药!很多父母在孩子长高的问题上向来都是“顺其自然”,直到孩子个头停止了生长,哭闹着说:“都怪你们,一直说是“晚长”,只要吃得好,以后个子就追赶上了,可现在我再也不长个了”。
面对儿童身高问题,家长们总是“迷雾”重重,直到“矮小”已成定局,却唯有泪千行……
矮小源于无知,孩子长高父母应该“有所作为”!
抓生长关键期
6—20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最主要时期,长高的时间最为急迫;本来最能长,但如果这阶段孩子错过青春期身高突增期,长幅过低,就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身高。所以抓住孩子成长关键期,促进孩子身高发育尤为重要。
定期检测骨龄
6—20岁孩子一定要测骨龄,检测骨龄后,经过生长发育专家给予档案的建立,并积极纠偏,就可以有效记录和评估孩子的生长轨迹,不让孩子身高掉队”。过了这个时期,骨骺线基本闭合,则就几乎无生长可能了。
补充多种营养素
科学家研究发现:人体长高除了良好的睡眠,适当的运动,人体还需要同时获取补充30种以上种营养元素,才能实现长高,而且缺一不可,单纯靠某种,或几种营养也是无法长高的。
“钙、磷、铁、钾、镁、锌、硒、锰、蛋白质、赖安酸、蛋氨酸、卵磷脂、膳食纤维、生物素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K、B族维生素(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)、维生素C、叶酸、泛酸、胆碱、钠、烟酸、能量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饱和脂肪、不饱和脂肪酸”
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可分为六大类(有人列为七类):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无机盐和水。膳食纤维可归于碳水化合物一类中,也可单独列为一类。 营养素的供应主要来源于食物,所以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,为他们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病急乱投医:
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身高缺陷往往后知后觉,一旦他们发现或是医生告诉他们的孩子身高不正常,有矮小症的倾向,为了快速让孩子的个头蹿一蹿,便会走入增高误区。大量地吃钙片,进食营养汤等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孩子后期的生长发育是极其不利的。
相关推荐
-
-
矮小儿童为什么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?
谈到儿童矮小,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“晚长”或“营养不良”,或是否是缺钙、缺锌、缺乏维生素等?但很少有人想到是否会缺乏生长激素。矮小儿童为什么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?生长激素是专门“管”生长的,生长激素缺乏,肯定影响长高。
-
-
矮小宝宝:我曾弃矮如敝履,只为你的人生“有所高”!
别人小小的言论,就像信手拈来的任何其他的中国词汇和成语故事,我早已参透“别人说“”并不意味着“你就是”!因为这使我为了宝宝的“正常”身高做出了任何“可以有”的尝试。他们笑,我笑,我曾弃矮如敝履,只为宝宝的人生“有所高”!”
-
-
生长激素的诊治应用亟待规范
重组人生长激素(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,rhGH)于1985年上市,在身材矮小的患儿中得到迅速应用,其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