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开孩子为何长不高的秘密
宝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,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。尤其是身高,是父母们尤为关注的一个判断指标。但很多父母担心自己孩子长不高,或是遇到家族性矮小等遗传问题,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还是得根据孩子个人情况分析问题。
怎样判断宝贝身高是否长得慢
出生后头3个月,平均每月长3。5厘米;出生后3-6个月,平均每月长2。0厘米;出生后6-12个月,平均每月长1。0-1。5厘米。
专家提示:
宝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长25厘米,第二年平均共长10厘米,第3年平均长8厘米。如果你的宝贝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%,那么可以判断为长得慢。
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&治疗方法
1、家族性矮小
父母身材矮,对子女身高会有重要影响。因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称为“家族性矮小”,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,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曲线平行,但始终是在低限。
干预对策
1.注意合理营养。不偏食,少吃零食,尤其在餐前1-2小时不吃糖果或喝饮料,保持良好的食欲。食欲好,吃得好,营养合理,才能为长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。
2.经常运动。运动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,促进身体生长。
3.保证充足睡眠。正常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时分泌,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生长很重要。
4。保持精神愉快。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,有一种病称为“情绪剥夺侏儒”,就是因在儿童期受到歧视、虐待造成的。一旦改变环境,儿童又会正常生长。
5.找专科医生检查。家族性矮小儿童不要任意用药,有些药可使骨骺早闭合,生长潜力耗尽,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,这是值得家长们警惕的。
2、小于胎龄儿
是指足月出生的宝贝,但体重小于2。5公斤或身长低于47厘米婴儿。由于患病或孕期进食少等原因,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,出生后身材矮小。不过,大多数小于胎龄儿,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养,有追赶性生长现象,2岁前可以达到正常儿的身高。
干预对策
1.加强喂养。保证奶量充足,及时、合理添加辅食,预防贫血和佝偻病;适当补充锌剂,有利于追赶性生长。
2.生长激素治疗。如果宝贝2岁时,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儿童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,研究证明有较好的效果。
3、营养不良
各种营养素是宝贝长高的物质基础。3岁前是宝贝第一个生长高峰期,如果在这一段时期奶量不足,或不能及时添加辅食(有的1岁后才添加辅食),宝贝的身高增长便会受到影响。
干预对策
1.合理喂养。宝贝1周岁前,合理喂养,保证奶量充足,及时合理添加辅食。
2.培养良好饮食习惯。给宝贝断母乳后,要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偏食、不挑食、少吃零食。
4、严重疾病
如果宝贝罹患某种先天性疾病,也势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。
相关推荐
-
-
宝宝个子矮 4岁就该找原因
往往家长发现孩子长的慢时已经太晚,专家表示四岁是判定儿童矮小黄金分界线,家长应该在四岁时对照儿童的正常生长指标,及时找出孩子长的慢的原因。家住江西萍乡的文杰萍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,然而11岁的他身高仅有1.18米,足足比同龄人矮了30厘米左右。
-
-
影响宝宝长个子的五件事
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都关注的,父母也是都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,但有的事情对孩子长个有影响的,下面介绍下影响宝宝长个儿的五件事。
-
-
孩子身高差多少,才算矮小?
孩子身高差多少,才算矮小? 我家的萌萌在同龄孩子里算是身高偏矮的,每次体检身高属于正常值偏下。为此我总是担心孩子的身高,要去医院给孩子测骨龄,孩子爸爸却总是说,不用太担心并且不支持去医院。